当前位置:新闻资讯-校园新闻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惟实励新赋能成长|郑州11中举行青年教师共同体会议


分类:校园新闻   点击:62 次  发布:2025-09-19


教科室主任姜春春主持会议

李祎飞老师分享成长历程

刘欣悦老师分享成长感悟

政教处主任花书喜做工作安排

副校长弋松伟讲话

校长张莹讲话

青年教师认真参与

9月18日,郑州11中青年教师共同体会议在春华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校长张莹、副校长弋松伟、教务处主任杨增勋、政教处主任花书喜等学校领导出席会议。全体青年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教科室主任姜春春主持。

回顾成长历程 表彰卓越成绩

会议伊始,教科室主任姜春春系统回顾了上一学年青年教师取得的丰硕成果。在优质课比赛方面,张鹏翔、赵彬玢、张硕等教师荣获省级以上奖励;李祎飞、刘欣悦等教师获得郑州市级以上荣誉。竞赛辅导方面,李源、王雅男、赵彬玢、丁宁宇等教师实现重要突破,其中李源老师指导的三名学生荣获河南省生物竞赛一等奖,实现学校生物学科竞赛成绩突破

教科研方面同样成果丰硕刘欣悦、原紫玲老师的论文在省级重点期刊发表;贺新宇老师获第五届全国高中思政议题式教学设计一等奖;张一帆、赵文钰老师获经典诵读及师德师风演讲比赛省级、市级奖励充分展现了郑州11中青年教师群体的专业素养与创新活力。

分享成长故事 启迪专业发展

数学组李祎飞老师以“五年成长路”为主题,深情回顾了自己从教以来的心路历程。他感谢学校提供的平台和师傅宋东伟老师的悉心指导,表示“教育不是重复是创造,不是牺牲是成长”。

生物组刘欣悦老师用“融入·生长·定位”三个关键词概括了四年成长历程。她分享了担任特殊选科组合班级班主任的挑战与收获,强调通过研读专业文献、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来实现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当我们站稳脚跟,便进入了深度学习”,她建议青年教师要主动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在沉淀中成长,在反思中绽放。

创新培养机制 构建成长共同体

教科室主任姜春春详细解读了新修订的《郑州第十一中学青年教师培养方案》。该方案创新性地推出了“阶梯式研修成长共同体”模式,按入职年份将五年内青年教师分为五个共同体,每个共同体设组长两名、学习委员一名,形成“纵向分层、横向联动”的立体化成长网络。各共同体将开展每月主题研修活动,包括课堂观摩、课标解读、课题研讨、读书分享等特色活动。学校还推出“课堂镜像计划”,鼓励教师互相录制课堂实录,通过观察、标注、反思、重构四步法改进教学行为。本学期将陆续开展新教师展示课、全校青年教师说课比赛、副班主任能力展示等系列活动。

规范副班主任工作 提升育人能力

政教处主任花书喜就副班主任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花主任从日常工作要求、能力提升要求和独立承担工作标准三个维度,详细阐述了副班主任工作的具体内容,希望副班主任能够“躬身力行,深入一线”,在实践中提升育人能力。

领导深情寄语 指明成长方向

副校长弋松伟在讲话中谈到,青年教师要“下定决心、找好榜样、努力去做”,明确发展方向,按照学校培养路径前进。用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三种人格结构比喻教师成长过程,鼓励青年教师从“本我”到“自我”最终达到“超我”,实现职业成长的稳步发展。

校长张莹在总结讲话中谈到,前七年是教师成长的关键期,学校将抓住这一黄金时期,为青年教师提供广阔的成长平台、多元的成长机会,充分激发青年教师的活力与创造力。“我们的教育体系需要创新培养模式”,张校长希望各青年教师共同体能够创造新鲜思维、新鲜方式,鼓励每一位青年教师持续超越自我,勇担责任使命,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会议为青年教师成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平台。学校将继续深化青年教师培养机制,通过阶梯式培养体系和共同体成长模式,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赋能,在育人的道路上系统推进、精耕细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共同谱写教育事业发展新篇章。

文档预览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