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资讯-成长故事
山河为信,青春作答:郑州11中学生观看阅兵、手写回信,传承抗战精神
分类:成长故事 点击:30 次 发布:2025-09-03


教室内,学生们整齐端坐、目光如炬,观看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
全体学生通过观看阅兵、书写回信等方式,参与了一场特殊的“致敬英烈·回复山河信”活动。以笔墨为媒,连接历史与现实,用行动践行“山河已无恙,英烈请安息”的庄重承诺,上演了一堂跨越时空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01
同步观看,九三阅兵震撼师生
9月3日上午9点,郑州11中各个教室一片肃静,师生们正在收看北京天安门阅兵仪式的现场直播。










屏幕上,铁流滚滚,鹰击长空,受阅部队在长安街列阵,光荣接受检阅。这场展示国家力量的盛大仪式,成为了一堂震撼人心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为保障观看效果,学校提前做好了技术准备。师生们可以通过CCTV-1综合频道、CCTV-7国防军事频道等多个电视平台,也可通过网络端的央视网、移动端的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频APP等观看直播。





02
山河回信,笔墨传情告慰英烈
学校开展了“写一封山河回信”活动,这项活动源于新华社发起的“山河信”全民影像征集活动。
学生们以书信为载体,向英烈诉说今日中国的繁荣景象,分享作为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与担当。


学生们的信中写道:“你们用生命守护的山河,如今已是高铁穿梭、稻浪翻滚、城市繁华的盛世景象。”
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以3500多万人伤亡的代价,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那种“一寸河山一寸血”的坚守,已成为中华民族刻在骨子里的力量。













03
精神传承,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山河信”活动不仅是情感表达,更是精神传承。郑州11中校长张莹谈道:“校园之美既在草木葳蕤的育人环境,更在师生群体中蓬勃生长的精神品格。”这一理念与“山河信”活动高度契合。师生们用镜头和笔头记录山河景象,将个人视角融入家国叙事,让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共鸣。



十一中学子们将对抗战英烈的敬意融入日常,以勤奋学习践行报国之志,以文明行动守护家国荣光,让“寸土不让”的信念成为成长的力量。
教室里,笔尖在信纸上沙沙作响,学生们用心书写给英烈的“山河回信”。有人写下校园生活的点滴美好,有人描述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还有人分享自己对未来的憧憬与规划。
山河无恙,精神永存。十一中人正在用行动证明:那段峥嵘岁月从未被遗忘,英烈们的精神正穿越时空,在新时代青年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