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资讯-校园新闻
郑州11中举办外语省一级学科基地建设三年规划方案论证研讨会
分类:校园新闻 点击:62 次 发布:2025-03-07
郑州11中校长张莹致开幕辞
张莹校长为专家颁发聘书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高中英语命题库专家刘朋宇发言
新乡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梅海发言
许昌市建安区第一高级中学副校长李哲发言
平顶山市教育和体育发展中心英语教研员李辉发言
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中英语教研组长张怀俊发言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荆菁发言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王彩琴教授与参会者合影
与会教师认真学习
为推动外语学科建设、提升教育品质,2025年3月6日,郑州 11 中春华楼报告厅内高朋满座、气氛热烈,来自河南省内外的多位教育专家齐聚一堂,共同为郑州 11 中外语省一级学科基地建设的三年规划方案进行论证,擘画未来发展蓝图。郑州 11 中校长张莹、副校长弋松伟、教务处主任杨增勋、教科室主任姜春春以及基地五个中心负责人、基地核心组成员和西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实习生参与此次会议。郑州11中外语省一级学科基地负责人谷战峰主持了本次论证研讨。
郑州11中张莹校长致欢迎辞,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颁发了五个中心主任聘书,标志着学校在外语学科基地建设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各位专家围绕外语学科基地建设的不同维度进行了深入剖析与展望。
郑州市第一中学教研组长,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刘朋宇提出,学科基地应围绕核心素养导向,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存在过度聚焦语法词汇、应试化等问题,需通过构建多层次课程,开展语言技能、知识、文化拓展类课程,完善评价体系,促进素养落地,以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教材实用性,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新乡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梅海聚焦于人物弧光的概念、写作手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读后续写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理解人物弧光,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角色的变化和发展,从而在续写中保持角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写作手法包括确定角色起点与目标、关注初始状态、设置冲突展示成长、设计关键转折与最终转变、避免过多对话。
许昌市建安区第一高级中学副校长李哲提出学科基地建设需坚持特色化定位、专业化发展与协同化组织,以成为学科示范中心、教师成长高地和资源辐射枢纽为目标,推动育人方式变革。为此,要打造精品课程,探索AI与英语教学融合;建立专业团队,进行联合教研与分层目标制定;开发项目课程,输出优质教学资源。同时,从知识传递转向素养生成,从单科突破转向跨界融合,从本校发展转向区域标杆。他着重谈到教育评价的启发性、发展性、赋能性和教育性,以此启发教师思考,促进青年教师发展,提高教师干劲和拓展视野。
平顶山市教育和体育发展中心英语教研员李辉表示,须契合教育评价改革方案,整合资源填补中原地区外语教师培养平台空白。师资培养应分层进阶,对新教师用双导师制与教学基本功 AI 诊断,为骨干教师成立项目制研修共同体,为名师设英语教育研究工作站;同时要创新课程,设学术、实践、数据课程,开展联合教研,建立英语教师云学院。
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中英语教研组长张怀俊提出,帮扶共建应明确职责分工,形成优势互补机制。需利用云课堂等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对教学进度、学情等潜在问题积极响应;专家授课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与教育理念,分享成功案例,开展师徒对接、教学观摩交流;开发个性化教学资源,满足不同需求,交流校本课程,构建在线学习平台。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荆菁老师从规划目标的科学性、规划内容的系统性以及规划实施的创新性和保障性方面分别论证了三年规划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并提出了三点持续可深化的建议:强化“课程育人”的价值导向;突出数字化赋能的外语教学新样态;构建具有中原特色的国际理解教育体系。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彩琴充分肯定了郑州 11 中的积极探索,表示教师是学科基地建设的关键要素,其专业化水平对英语学科基地建设成效具有决定性作用。要深刻领会课程理念、目标和要求,并转化为切实有效的教学实践。同时,她提出构建以英语学科为中心的“英语+” 课程体系,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资源库,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此次研讨会为郑州 11 中外语学科基地建设搭建了一个高端交流平台,达成了诸多重要共识。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三年规划方案,充分发挥各中心职能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推动外语学科基地建设迈向新台阶。同时,学校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继续加强与省内外兄弟学校和专家的交流合作,不断扩大教育资源辐射面,为河南省外语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图文:杨征 张硕 责编:褚海洁 审核:化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