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资讯-课题研究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张烨


分类:课题研究   点击:2439 次  发布:2020-11-03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张烨

课标要求:

1、 在地图上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

2、 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3、 用实例说明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目标:

1、 利用地图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和位置。

2、 结合所学知识及地图等资料,以高寒为核心,从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五个方面构建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关联图。

3、 结合相关资料及暑假研学情况,以“衣”“食”“住”“行”“游”五个方面分组探究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习重点:

结合相关资料及暑假研学情况,以“衣”“食”“住”“行”“游”五个方面分组探究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习难点:

结合相关资料及暑假研学情况,以“衣”“食”“住”“行”“游”五个方面分组探究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习方法:

   探究法、讨论法、分析法、比较法等

学习过程:

导入:某同学利用去年暑假期间外出旅游,大屏幕展示的是他拍摄的一组图片,请同学们先欣赏图片,之后判断一下他去哪个地区旅游了,如果你要去这个地方旅游会选择什么时间出发,同时想去哪些景点?

  学生组内合作交流,并请小组回答分享。

  师:青藏地区雪域高原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三极,以其地球之巅的美誉,成为世界各国(地区)探险家、登山家心目中的“圣殿”,也成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宝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藏地区,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青藏地区。要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哪方面的知识?

  生:位置和范围。

  大屏幕展示“青藏地区的地形图”:

  自主学习:请在图中标注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师:青藏高原有 “高寒”的特征,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以高寒为核心,从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五个方面构建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关联图。(10分钟)

   生:构建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关联图

图片2.png


   师:通过地图和所学知识我们了解了青藏地区“高寒”为主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学习区域地理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区域特征,因地制宜,制定开发方向,下面我们就以“衣”“食”“住”“行”“游”五个方面分组探究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师:探究分组,任务如下:(8分钟)

1组:“穿”在西藏

2组:“食”在西藏

3组:“住”在西藏

4组:“行”在西藏

5组:“游”在西藏

师:分组展示,第1组:“穿”在西藏

依据图示资料描述拉萨的气候特征,并分析藏袍与当地气候的关系。

 

微信截图_20201103112054.png



生:藏袍与当地气候的关系: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早晚冷中午热。牧民外出要穿着保暖的藏袍,一到中午,热得受不了,脱掉一只袖子,甚至两只袖子,围系在腰间。一到傍晚,天气又变冷,两只袖子又穿上。西藏牧民有时离家远出,夜宿在外,天气寒冷用宽大的衣服来盖体暖身。

师:第2组:“食”在西藏,说出青藏地区的美食与哪种农业有关?据图说出青藏地区农业类型的分布?牲畜和作物种类?


微信截图_20201103112112.png

图片6.png


生:青藏地区的美食有酥油茶、牛肉干、糌粑与畜牧业和种植业有关。青藏地区农业类型的分布:畜牧业分布于青藏高原上,有牦牛、绵羊;种植业:分布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以小麦、青稞、豌豆为主。

师:青藏以高寒为主的自然特征,适于发展高寒牧业和河谷农业,因此制约青藏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热量。(归纳总结)

师:第3组:“住”在西藏,当地居民传统民居多是碉房和牛毛毡帐篷,请分析这两种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微信截图_20201103112133.png

生:当地气候干旱,森林稀少,就地取石,建设碉房;当地多牦牛,牛毛毡保暖防风性能好,便于携带迁移。

师:第4组“行”在西藏,从“高原之舟”到“火车”开到家乡,青藏地区的交通发生了巨变,比较两种运输方式的差异?修建青藏铁路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有哪些?青藏铁路修建的意义?

微信截图_20201103112144.png

生:高原之舟是通过牦牛采用公路运输的传统方式,运量小,速度慢,运费高,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适合短途运输;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小,适合长途运输。

生: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遇到高寒、冻土、缺氧、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

生:青藏铁路的修建,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师:补充,青藏铁路的修建还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巩固国防,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还有重要的社会、政治意义。

师:第5组“游”在西藏,我校欲组织学生利于暑假期间去青藏研学七日,请利于网络搜集相关内容,设计研学线路、内容。

生:第1日,火车郑州—西宁。

2日,乘车参观青海湖,调研全球变暖对青海湖的影响。

3日,乘车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调研人类破坏活动对“中华水塔”三江源的影响。

4日,乘飞机到拉萨,参观布达拉宫、大昭寺,夜宿藏族民居,吃糌粑、牦牛肉、喝酥油茶,了解少数民族风情。

5日,乘车赴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调研大峡谷地质成因、植被垂直分布规律。

6日,赴喜马拉雅山脚下,观赏雪山冰川自然风光,调研冰川地貌的类型、成因。

7日,乘飞机返回郑州。整理研学内容,写出研学报告。

课堂练习:

分析青藏高原区重要农业区分布在河谷的原因?

 

 

文档预览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