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资讯-原创作品


相守相助,相聚相失------读《我们仨》有感(王素彬)


分类:原创作品   点击:1229 次  发布:2020-11-03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春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这是读完《我们仨》后我所有的感受。

《我们仨》封面采用浅棕色条纹纸,不加任何图案或照片,不夸张不花哨,只有代表“我们仨”的三个单词“Mom ,Pop ,圆O”,以及杨绛先生一笔一划手书的“我们仨”,素朴又单纯。书不厚,只有薄薄的一百多页,没有华丽的语句,没有虚无的财富,没有绚丽的生活,没有红火的生活,有的只是一份温馨真挚的爱。这份爱浓缩在这本简单朴素的书中,承载了一个老人对三个人满满的思念。

读完这本书,我眼前浮现一个场景:一个安详的老人,坐在三里河洒满了阳光的床边,写下一段悲怆而温暖的旅程,一份一个人思念仨的至情至性的凄美情思。一个老人,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意志,才能把如此深重的大恸化成平和的文字,给读的人以温暖和安静?  

杨绛先生曾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聚合。”我敬佩他们三人的治学严谨,悲伤他们的坎坷人生,欣慰他们的患难于共,羡慕他们的融融亲情,也痛心他们的相继逝世。一个国学大师,一个翻译名家,一个著名学者,几十年来,他们相濡以沫,读书为乐,不理会世俗嘈杂,不计较个人得失,生活在自我设定的祥和世界里,一家三口日常时的相扶相帮和患难时的不离不弃,在杨绛先生的笔下一一展现开来。我随她喜,随她悲,随她一路陷入对亲人的思念。    

书分为三部分。

第一二部分以“钟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拉开全文序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完整地记录了这一“万里长梦”,讲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后阶段相依为命的深刻情感,梦中的情境读来令人历历在目,就连一些生活中的琐事细节都清清楚楚。 一家人在古驿道上的相聚与失散,正是一个家庭真实的写照。三人走失在古驿道,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经梦起至梦醒,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却给了杨绛先生最好的回忆。女儿圆圆去世了,丈夫钱钟书走了,相亲相爱的三口之家只留下了这位老人,她说:“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单看标题就叫人心酸。 杨绛先生采用回忆录的写法,从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下笔,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从一个家庭的组建到结束共63年间的亲情。“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清醒的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们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杨绛先生怀念往日的生活,她的笔触是平缓的,温暖的,洋溢着幸福的味道,像秋天的落叶林,像冬日礼拜天阳台上晒到的阳光,柔和而温馨。

这是一部用心写就的书。所写皆日常琐碎,却处处显出浓郁的人情味,以及真正的知识分子所特有的那股朗朗清气。温婉平实,娓娓道来,以感情带动文字,蕴涵深邃和厚重,
  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在中国最混乱的几十年间,相濡以沫,相亲相爱,风雨同舟,不怒不怨。不论在怎样的逆境中,不论遭受怎样的苦难,因为“我们仨在一起”,这永远都是一个幸福的家庭,这就是幸福的能力,它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

全书中,杨绛先生始终都没有表现出一种痛苦的想念,而只是将自己的生活平和地叙述,她用了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曾经发生的一切:悲欢离合,生死离别。读《我们仨》不适合流泪,书中洋溢着淡淡的温暖,淡淡的快乐以及淡淡的悲伤。正是这种平平淡淡,才使人觉得更加悲伤。比起流泪,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心中涌起的是发自内心的祝福,带着微笑祝福他们。

合上书本,远望窗外,初冬乍寒,凉意沁骨,而“我们仨”三个字读来却倍感温暖。而今杨绛先生追随丈夫女儿西去,“我们仨”终又团圆。

相失相聚,相守相助。

遥祝先生,望君安好!

001.png

文档预览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