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资讯-课题研究


《近代社会的转型和世界市场的成型》教学案例 张玉华


分类:课题研究   点击:1803 次  发布:2020-10-30


《近代社会的转型和世界市场的成型》教学案例

张玉华

课前准备:

观看视频《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美美与共”》,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师:刚才我们欣赏的视频见证了转型时期中国人的奋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探讨工业革命时期“近代社会的转型和世界市场的成型”,希望从这段历史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助力中国转型,创造中国奇迹,尽早实现“中国梦”。

教师明确以下几方面内容:

学习目标

分析归纳工业革命的影响,并思考其对于实现“中国梦”的启示。

学习重难点

1.重点:理解工业革命在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2.难点:理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过程中东西方国家的相互关系。

本课核心概念

1.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生产阶段的一次飞跃。它既是生产领域的一场革命,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2.社会结构:广义地讲,它指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多方面的结构状况狭义地讲,它主要是指社会阶层结构。

教师:导学案核心概念部分我们看到,工业革命首先是一场生产领域的革命。我们一起回顾助推这一时期社会转型的技术发明:背景图片——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水晶宫展出的最新发明成果在展品之中:有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机器发明;有改变之前生产受制于人力和自然力状态的动力装置;也有改变人们出行方式和增强运载能力的交通工具。伴随着机器、火车和轮船的轰鸣声,人类历史进入一个新时代。这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是工业革命作为一场社会关系的革命,在四大领域的重大变革以及国际关系方面世界市场的成型状况。

探究学习过程:

教师:看图(幻灯片展示图片)提取信息,说明工业革命前后经济领域的变化。

学生:这组图是工业革命前后的生产场景,从中我们分析:生产方式从手工到机器,组织形式从工场到工厂。

学生:除此之外,我们对比两幅图片能看到厂房的规模差别也很大,这幅图片中高挑和宽敞的设计反映了大机器时代的现实需求。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带动产业结构的变革。

学生:图片数据,告诉我们英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这幅图我们看到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英国城市带。比如曼彻斯特和伯明翰就是这一时期著名的工业城市。

教师:以上同学总结的都非常好。伴随着同学们分析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聚落方式的变化,社会结构也会随之变化。

导入下一环节:

教师:在社会结构概念中,历史学科更为常用和关注的是阶级结构。所以我们选取了这类材料。请大家阅读并分析材料二归纳总结阶级结构的变化情况,并结合史实说明19世纪英国的重大政治变革。

学生: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并对立。

学生:1832年议会改革,结果是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增强了其在政治上的发言权。

学生:史料拓展第一则材料中1867年议会改革大部分工人获得选举权。说明工人阶级要求改革。

教师:在回顾英国民主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历程中,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国家民主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国民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并为之努力奋斗。

教师:工业革命作为生产领域的一场革命首先是从英国开始,其后拓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在社会革命意义上也同样拓展到了其他国家和地区。下面我们阅读分析材料三并回答后面的问题,总结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变革的重大史实。

学生:1867年英国议会改革,使工人获得选举权。

学生:美国内战,解放了黑奴并且赋予他们理论上的平等和选举权。

学生:法国在历经君主派和共和派的激烈斗争后,与1870年建立第三共和国,其后的巴黎公社则助推了各政治派别达成最后妥协,1875年共和宪法颁布。

学生:德、俄、日三国也通过不同方式确立了民主原则,如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德国王朝战争。

教师:尽管德、俄、日民主化水平较低,进程缓慢。但从人类文明进程来看,这毕竟是一个新的开始。而这些事件说明:19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民主在不断的完善。尽管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走上正轨比较晚,但是西方国家民主发展的历程,应使我们坚定信念: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也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而这要靠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坚持不懈的为之努力奋斗。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思想和政治经济的关系是什么?上述的这些变革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怎样的情况呢?请大家分析以下四则材料回答该问题。

学生:材料四 反映了社会主义思潮。这股思潮从欧文傅里叶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到马恩的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理论上的突破。

学生: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也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学生:材料五则反映的自由主义思潮。

教师:材料内容告诉我们:自由主义和重商主义的不同主要是国家财富积累的方式。重商主义的主张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利益需求,自由主义则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在大机器生产时代的利益需求。提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他的国富论。他被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国富论被称为现代经济学圣经。其核心主张是三个自由,分别是。。。。。。。概括来说,自由主义者在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问题上,坚持:企业经营和销售应该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决定,政府扮演好什么角色呢?对,守夜人角色,即做好司法、治安、国防等方面的,就是保证国家稳定,为经济发展做好服务。就如我们在史料拓展材料二中看到的。并且我们看到,这种思潮也因为工业资产阶级政治影响力的扩大而逐渐成为国家的经济政策。就如我们在拓展史料二中看到的那样。当这种自由放任政策推行开来,资本主义也随之进入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除了以上的变化之外,我们在史料拓展部分还会看到家庭功能、消费理念和女性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变化。人类文明因此从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学生:材料七告诉我们,民族主义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有不同的含义。

学生:要实现民族自强走上统一之路的德意志的民族主义,要捍卫主权反抗拿破仑侵略的民族主义。

学生:有亚非拉殖民和半殖民地国家反抗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扩张要求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民族主义。

教师:亚非拉国家是如何一步一步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讨: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阅读分析材料八,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同学们结合导学案材料8和这种地图,试着来分析:资产阶级是怎么改变世界面貌的?我们先梳理思路:凭什么是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世界?时期就是找他们的优势?具备这些优势后,他们怎么做的?最后这个世纪变成了什么样的?

学生:他们利用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把大量廉价商品销往世界各地,再运回大量廉价原料。如此循环,在此过程中获利颇丰。这似乎是个很正常的贸易往来。

教师:那如果我们不让他的商品进来呢?他怎么办?

学生:他们的往往用武力开门,然后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得特权,凭借这些特权与被侵略地区进行着不对等的贸易往来。

学生:尽管与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市场的多中心的无序相比,工业革命时期形成的世界市场显得有序了,但是这个市场却成型为欧美国家主导,亚非拉国家从属的不平衡状态。

学生:我们也必须承认: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先进思想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亚非拉国家的近代化艰难启航。这样,工业文明在全球拓展开来。上述过程的主语是资本主义国家。

教师:如果我们关注的对象变为亚非拉落后地区的话,我们又会发现这些地区经济的什么特点呢?

学生:这种状态下亚非拉的经济结构也呈现出单一和低端的特点。

学生:这种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延续至今,所以二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不断努力争取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尽快道路是艰难且漫长的,但是我们依然要努力改变现状。

教师:今天美国可以制裁我们的中兴、华为,改天别国就会制裁我们其他的民族企业。而这种局面的出现,除了证明大国强权之外,同时也说明中国民族产业的核心科技亟待突破。所以在今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一词提及55次,习近平在参加广东代表团会议时也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强起来靠创新,靠人才。转型期的中国,需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所以大家一定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板书:

本课知识结构

QQ截图20201030091322.jpg

本课使用幻灯片中使用的史料

材料一(组图)(略)

材料二  英国最上层的贵族地主阶级和金融资产阶级共同统治国家。处于社会中层的阶级人数颇多,等级也不少……处于社会下层的广大一无所有的贫民和无业游民则是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的后备军……工业革命还造就出了工业资产阶级以及依附于这一阶级的特殊集团……这个集团在议会改革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摘自费罗《论英国工业革命前后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请回答: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在此过程中,英国的

政治生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革?

材料三  19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从欧洲向世界范围扩展。一些国家为了摆脱统治危

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相继出现了……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请回答:有人说:“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个改革和革命的年代。”请结合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史实

加以说明。       

材料四  随着欧美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大部分财富被资本家占有,工人

的政治权利得不到保障,生活待遇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趋尖锐……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设想。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五  与重商主义认为一国财富取决于它的贵金属拥有量不同经济自由主义认为一国的财富最

终取决于一国可以用来和他国交换的劳动产品,因此,国家的生产能力是一国取之不尽的财富源泉。要增加一国的财富总量,就必须发展本国生产,增强本国经济实力,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摘编自唐晋《大国崛起》

   材料六  民族主义成为19世纪欧洲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以后又成为20世纪世界历史中的一个主

要因素。但是,随着19世纪的逝去,民族主义的性质起了变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七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亚洲的侵略,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反抗,

中国、印度、土耳其等许多国家开展了民族民主运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运动席卷了整

个亚洲,被列宁成为“亚洲觉醒”。

                                                            ——人教版《历史》选修四

  请回答:阅读材料四、五、六、七,指出兴盛于19世纪并对欧洲和世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三大

社会思潮?

 

  材料八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

蛮的民族都卷入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

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它迫使他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

出一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资产阶级是怎样“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

个世界”的?这个“世界”是怎样的面貌?

本课导学案中的史料拓展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其他变革。

史料一 英国议会改革和法制建设表: 

1832年          议会改革,重新划分选区,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取消“衰败选区”;重新分配下

院名额,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其在议会中的作用加大。

1832         《工厂法》通过,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作了规定。

1867          第二次议会改革,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使工人阶级大部分得到选举权。

1884-1885     第三次议会改革,再次降低选民资格限制,农业工人和矿工也得到选举权。

1875-1909     先后有5个住房法出台,重点解决工厂宿舍及工人居住区的住房和环境问题。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和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史料二  经济自由主义还要求政府尽可能少地干预经济生活,这最早由亚当﹒斯密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只有在最自由的状态下才能最好的发展,一切国家干预都会对经济造成破坏,只有“一只看不见得手”起作用,才能把这个国家引向富强。在这种思想引导下,1846年皮尔政府正式废除《谷物法》,1849年罗素政府废除《航海条例》,英国经济的自由主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唐晋《大国崛起》

史料三  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家庭群组。但是当各自出外谋

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

                                                              ——《欧洲家庭史》

史料四  工业革命对欧洲的另一影响是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在19世纪后半个世纪中,人们的

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新消费主义使得各个阶层开始购买它们从未有机会购买的、甚至比以前更大范围的商品……这一时期的妇女走出过去她们以此为生的家庭经济,进入新的、家庭以外的工薪经济……商人们迅速改进经营手段来迎合新的、利润丰厚的国内市场,包括市场调查、信贷、折扣计划、传单、目录、报纸和杂志广告和不满意退款的销售承诺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五                      格林尼治时间大事记

年份

大事

1840前

格林尼治时间由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1675年建)制定,但其影响力有限,英国

各地城镇仍遵守地方时间

1847

英格兰和苏格兰铁路时刻表采用格林尼治时间,以克服计时不同给交通造成的混乱局面

1851

600万游客乘火车到伦敦参观世界博览会,首次体验标准时间体系

1880

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全英国唯一的、法定的时间标准

1884

英法美德俄日等25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确定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

子午线,据此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

知识迁移和应用

1.18世纪,英国棉纺织的厂房楼层较低,到了19世纪时,新建厂房一般楼层设计相对较高。影响这

一段英国棉纺织厂设计与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为方便销售产品  B.圈地运动的开展  C.工厂的技术创新  D.交通运输业革命

2.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

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            B. 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            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

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

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 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 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4.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1770

约1790~1793

约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

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年份

175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综合上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

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苦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

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

救济方式的异同。(18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7分)

课堂延伸

工业革命时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社会问题有哪些?

实现“中国梦”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课后反思:

本课优点:

一、注重历史概念的阐释。例如“工业革命”、“社会结构”等。通过概念的阐释,帮助学生体会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从而,引领学生从更高的角度认识工业革命。

二、本节课主要是利用学生熟知的内容,注重引导学生归纳基础历史史实,从而加深理解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导入新课,吸引学生。利用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这节课学习中汲取历史的力量和智慧,建设美丽中国,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很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四、问题导学,自主学习,师生互动,中外关联。编制符合本节课内容的导学案,方便学生循序渐进的跟进本节课内容。给出对应的材料并且跟设相应的问题。使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有序进行本节课,如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个问题中外关联,也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既给中国带来了灾难,有客观上促进这个近代化发展。本环节学让在独立思考中,学生的潜能和聪明才智,得到前所未有的锻炼和提高,使教学双边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这就突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不管学生回答得怎样,教师都要肯定学生的表现,学生贵在的是参与。

五、采用大量的图片展示,让学生能直观的感知工业革命的成果,加深了记忆。表格图例也很好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的内容。课堂结尾处放映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和课堂开始的形成首尾呼应,尤其是很好的体现和贯彻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本课不足:

一.由于时间较紧,对于经典材料的解读不够充分,没有做到一则材料多角度解读并充分运用。

二.由于第一条反思的内容,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的不够充分。


文档预览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