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资讯-研讨交流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举行教育案例撰写专题学习活动
分类:研讨交流 点击:2115 次 发布:2018-05-30
政教处史培林副主任为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做讲座
名班主任工作室全体成员认真聆听
2018年5月29日下午,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举行专题学习活动,学习如何撰写教育案例。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杨增勋和工作室全体学员共同参与学习。工作室邀请到郑州市为民高中政教处副主任史培林老师为大家做专题讲座。
史主任针对目前青年班主任存在的教育故事素材丰富,但无法将其转化成规范的、专业的、高质量的教育案例文本这一限制青年班主任快速成长的突出问题,为大家做了一场题为《班主任如何撰写教育案例》的精彩报告。史主任以其激情的讲授、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和鲜活的案例吸引参会的青年班主任们的认真聆听。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还是一个不断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强化的过程。它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史主任借助这段话告诉青年班主任反思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鼓励大家要经常反思,并把反思写出来,形成文字,形成教育案例。
然后,史主任系统地从教育案例的含义、作用、特征、构成要素四个方面为大家对教育案例进行全面解读与剖析。其中,史主任重点讲述了教育案例的构成要素。
史主任指出教育案例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六个部分:标题、引言、背景(情景描述)、问题(原因分析)、过程与结果(干预措施)、反思与讨论。首先,史主任从整体上对各部分如何撰写、撰写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做了讲述。然后,史主任结合两个典型的案例,形象、直观地为大家演示如何撰写好教育案例。案例讲完之后,史主任借助这两个典型案例告诉青年班主任要做一个有爱心、有智慧的班主任。
最后,史主任期望青年班主任都能快速成长,成长为优秀的班主任,并指出优秀的班主任应具备的特点:理性(教育理念)、感性(师爱情感)、悟性(总结反思)、灵性(管理技巧)。同时为大家如何成为优秀的班主任提供了方法指导,即班主任需要发现的眼睛、自觉地行动、深入的反思、不断地创新。
此次名班主任工作室专题学习活动,进一步提升了青年班主任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相信青年班主任一定能够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结合自身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深入剖析每一件教育故事背后的问题和原因,挖掘其中的教育智慧,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并将其再次应用到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帮助更多的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