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资讯-原创作品


《风流去》有感------杨增勋


分类:原创作品   点击:2315 次  发布:2018-04-23


初见鲍鹏山是在百家讲坛,说实话,那是对他的印象并没有特别的好。一来鲍先生的长相实在算不上儒雅,和我心目中翩翩潇洒,满腹经纶的教授形象实在相去甚远;二来他讲着讲着还会突然莫名的笑起来,配上他憨厚的长相,实在有些“傻气”。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读了他的一篇写孔子的文章《孔子:黑暗王国的残烛》,忍不住读了又读,真是难得的好文字。

他是从孔子的奇特的长相和出身写起的,甚至还借孔子的出身开了圣人一个玩笑。孔子的父亲年近七十,却只有一个儿子,还是个跛子,于是老先生向颜氏求婚,后有孔子。司马迁说“野合而生孔子”。“野”与“礼”相对,是说孔子的父母年纪相差太大,不合周礼。鲍鹏山先生写道:“‘野合而生孔子’”——这实在太有意味了,为什么呢?孔子终其一生都在为“礼坏乐崩”而头疼,而愤怒,而奔走呼号,要人们“克己复礼”,孰料他本人即是个不合礼的产儿呢。如果他的那位老父亲真的克制自己来恢复周礼,可就没有孔子了。真玄哪。要知道,这不合“礼”的产儿,竟是他们这古老家族之链上最辉煌的一环,也是我们这古老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人物啊!”小小地幽了圣人一默,这是文人才会开的玩笑,轻轻宕开一笔,又很快切入正题。大概是教语文教得迂腐了,读到这里时,我竟不自主地想,这里可以出题,问这段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我也想好了:语言幽默吸引读者,简介孔子出身,引起下文,自然写到孔子的伟大。或者还可以问这一段能否去掉。自然是不能的,去掉了哪里还有这让人会心而笑的滋味呀,还怎么让人一下子就对文章,对孔子产生那样自然的亲切感呢?所以,这是一本很好读的书,它不正襟危坐,它很诙谐;它不卖弄文字,但很有底蕴。

接下来就是对孔子生平成就的介绍。孔子生活在周王朝土崩瓦解,天下诸侯纷乱不堪的年代,鲍鹏山是这样写的:“辉煌的‘郁郁乎文哉’的周王朝已是日薄西山,伟大的周公早已英魂远逝,他制定的‘礼’‘乐’也土崩瓦解。‘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到处都是乱臣贼子,且个个生龙活虎。西周古都废墟上的青草与野黍也一茬一茬地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根深而茎壮了,掩埋在草丛中瓦裂的陶器早已流尽了最后一滴汁液。九鼎不知去向,三礼流失民间。东周呢?龟缩在洛邑弹九之地,可怜巴巴地看着那些纵横天下的伯霸诸侯,把九州版图闹得瓜分而豆刮。”真是文采斐然!他不刻意卖弄,但是自然流露的文化气质和对文字炉火纯青的运用使得文章典雅厚重。即便在这样的局面下,孔子依然坚持用一生的时光周游列国,执著地追寻着东周昔日的辉煌。然而面对那样一个混乱无道的时代,想凭借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即使是孔子也是回天无力。他晚年的疲倦、痛苦、不幸和失败,让人遗憾痛惜,却也更加彰显了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壮和伟大!孔子生前虽然处处碰壁,但他的哲学思想和处事原则却为生活在这个古老国度的人们提供了安身立命的依托。正如鲍鹏山所写“圣人洒泪而尽了。带着他的雄心去了。如蜡烛最后一次耀眼的一跳,熄灭了。天地之间,一片黑暗。但,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不再仅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

当然,对孔子的言行有些人或者说很多人是不认可的。《论语》中记录的就有长沮、桀溺、除草的丈人、楚地的狂人等。他们嘲笑的正是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他们笑孔子迂腐执着,他们为自己的明智沾沾自喜。鲍鹏山在这里写道:“自魏晋以后,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就有了一种极古怪的现象,那就是人格理想与伦理责任的分离。最受人敬仰的人格乃是那些在天下苦难面前卷而怀之、闭目养神的隐君子!他们的伦理关怀哪里去了?他们的道德痛苦哪里去了?作为知识分子,他们的基本人道精神哪里去了?难道我们不应该要求知识分子有起码的价值关怀吗?但我们却偏偏认为他们是涵养最高、道德最纯洁的人!鲁迅禁不住对这些人怒形于色:泰山崩,黄河溢,隐士目无见,耳无闻!这种目不关注人间苦难,耳不听弱者呻吟的人物,不就是饭桶酒囊茶壶甚至权势的尿壶么!现在不少人飘飘然地要‘告别鲁迅’,却又腻歪歪地对‘茶壶’周作人大为钟情。这种人是难以让人生出敬意的。一个人让人尊敬是有条件的。在孔子那里,在他的学说之中,那种古典的崇高确实让我们这些聪明机灵的后来人愈显扁平而单薄。”这话让我心中一凛,前些日子我便正是在感叹周作人的文章有味道,陶醉于那点生活中的琐细的小情小调。惭愧!同时,鲍鹏山的话也让我们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浮躁的缺乏责任感的风气有所反省。我不可救药地又想到了教学。前几年,关于高考阅读题中分析句子含义作用的题目备受指摘。还时常有作者站出来说自己做也做不对那些题目。有一年阅读题选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人的文章,问文中为何两次写到“雨”。作者在考完第一时间撰文说什么也不为,只因为窗外下了场雨,所以便写了。这事经媒体发酵很是热闹了一番,更成为了学生津津乐道的话题。我想学生发发牢骚是可以理解的,但作者和媒体的做法却是极不负责任的。大胆推测一下,一篇文章1000多字,写下来一两个小时大概是要的中间少不了喝杯水润润喉咙,一时内急免不了还要方便方便,难道这些也都要写入文中?一定是那点雨撩动了他的某点情丝,触动了他的某些心绪,于是那雨便恰到好处地落入了文中。作者不必刻意去想为何而写,因为文章是他真实心境的反映,自然而然地付诸笔端,而读者要想读懂作者的心境,那便必要去揣摩文字深层的含义了。这本是文学理论中一个基本的读者二次创作的问题,怎么被炒成话题了呢?这两年倒是不吵了,因为高考考传记文,不再出这样的题目了,学生自然是高兴的。毕竟传记简单多了。但是在一遍遍告诉学生传记文只要到文中筛选信息时,我却越来越迷茫。高中生只会筛选几条信息,真的是学好语文了么?有些分析句子含义的题目可能确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我相信教给学生这样一种细嚼慢咽的读书方法是会让他们受益匪浅的。不为读懂某一句话,只为告诉他们书是可以这样读的。这样在他们离开了学校后,想要读书的时候,才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思考与收获,提高人文素养,丰富人生智慧。当然这又是题外话了。

读了这一篇后,我忍不住上网去搜了下鲍鹏山,一艘之下才知道,原来这不是一篇孤零零的文章,而是《风流去》中的一篇。在这本书中,鲍鹏山写到了老子、孔子、庄子、荀子、屈原、商鞅等秦汉时一位位风流绝代的人物,展现了他们的生平和思想。读了这些文章不由感叹鲍鹏山先生对于历史、对于文化、对于人性的深刻剖析,也一次次为他幽默而深刻的话语击节叹赏!鲍鹏山的这本书的序言用的是一篇记录他的父亲的文章——《父亲的家国》。他在里面有这么一段话:“我父亲少时读私塾,读《语》《孟》,读《千家诗》,几年的私塾教育,使他终身都像一个读书人,有着读书人的情怀气质,常常民胞物与,感怀万端;有着读书人的思维方式,时时礼义廉耻,仁义道德;还有着天下家国的眼光,总是忠臣孝子,修身齐家。我后来到了城市,在城市里见到不少我父亲这个辈分的人,他们大多认识字,能读报,还有各自的技术或专业,见识也广,但是却毫无父亲的那种读书人的气质。这促使我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化,什么才是真正的素质。”

一个几乎终身生活在农村的,只受过几年私塾教育的老人,竟有着这样一种连许多生活在城市的,见多识广的,甚至在各领域能称得上专家的人都不具备的“家国天下”的情怀与眼光。在他身患重病时,仍能对家国那样真诚祈祷,这着实让我们深思,让我们汗颜,也让我们重去审视传统文化对于我们的意义。

其实只要我们翻翻史书便不难发现,在历史中,骨头最硬的往往不是赳赳武士,而是文人。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在武将都胆怯的时候,正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面对邪恶面对敌人一次次展现了他们的铮铮铁骨,保住了社会的良知,也正是他们一次次站在了陷入绝境的城头指挥若定。这便是因为他们有所信仰,有所畏惧。他们的信仰便是被我们抛在身后的传统文化,他们畏惧的也绝不是强权,而是违背自己的信仰。

高中课本中有一篇课文《五人墓碑记》,那背后是一段震撼人心的历史。明朝天启年间魏忠贤当权,政局无比险恶,当真是顺者昌逆者亡。东林党(成员主要是高级知识分子)人依然与其抗争到底,毫不畏惧。其中最有名气的“六君子”中有一位名为左光斗,被捕入狱后受尽严刑拷打,腿被打得筋骨尽脱,脸被烙铁烙坏,眼睛都无法睁开,身上没有一块儿完整的皮肤。他的一位学生想尽办法,终于扮成捡垃圾的进入监狱,见到了他。但当绝境中的左光斗听到学生的声音后(眼睛已无法看到),竟然没有惊喜,没有哀叹,只有愤怒,他让学生快走,他说:“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国家对他如此,他却仍一心为国!他用自己的生命为学生上了最感人的一课。

20年后,崇祯末年,进士出身的史可法奉命御敌,没有警报,几个月不上床休息,让士兵轮流进入帐中休息,自己就坐在帐篷外,寒冷的夜晚,站起身时,铠甲上都落下一层冰霜。士兵劝他休息,他却说:“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没错,他就是当年的那个学生,他深深记住了老师的教诲!

我们民族的精神便是这样由一代代的读书人言传身教传承至今。我想这种民族精神便是鲍鹏山所说的他父亲身上的那种“读书人的气质”。而这种精神这种气质的源头,我想百家争鸣的秦汉时期是最重要的一个。鲍鹏山先生的这本书正是为我们展现了秦汉历史上那一位位撑起了我们民族精神天空的人物。读了这些便会让我们明白我们从哪里来,更让我们思考我们到底要向哪里去。

文档预览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