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资讯-原创作品
凡俗人生本真形态背后的深潜意味 ——《桃花灿烂》人性悲剧探讨 贾颖
分类:原创作品 点击:2216 次 发布:2018-04-23
中篇小说《桃花灿烂》发表于1991年,是方方着力表现凡俗人物的凡常生活的一部作品,它虽然没有像作者的另两部被称为"里程碑"式的作品——《风景》、《祖父在父亲心中》那样在文坛引起轰动,但它却以一种寄寓在细细碎碎的生活、平平淡淡的人生中对人性弱点的哲理性反思,而在众多读者当中形成了强烈凡响。
《桃花灿烂》以一对武汉下层平民出身的青年粞和星子的爱情悲剧为线索,主要表现了粞在爱情和事业上的双重失败,并剖析了他失败的原因。显然,《桃花灿烂》是一部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作品,但悲剧“悲”在何处却是我们需要探讨的。
可以说,小说中的主人公粞是一个少见的做人失败者。在家庭背景上,父亲是个极端自私的人,在文革被斗时席卷了家中仅有的存款逃走,留下粞的母亲和三个儿女相依为命,过着非常贫苦的生活。在事业上,粞因优柔寡断没有考大学,只好在搬运站中做劳力,但又遭到站长王留的排挤。当终于有一天一个比王留腰杆更硬的青年沈可为重用他做了站里的调度员,孰料就在粞即将被他任命为站长时,沈可为又突然离去并一去不返,于是粞又一次被王留下调到了搬运队。爱情上,粞深爱星子,但他一方面不敢肯定星子对自己的爱,不敢大胆地追求星子,另一方面又因为星子是大学生而自认为和星子不配,误会中他糊里糊涂地和水香发生了行关系,严重伤害了星子的感情,自己又遭到水香的敲诈,最后他又娶了自己根本不爱的沈可为妹妹沈小妹,但和神经质的沈小妹极端不和。粞失败的一生最终以一个不幸的原因结束——粞被王留撤下来不久,被查出是肝癌后期,很快便在华年之际死去了。在文学作品中,像粞这样“倒霉”的人的确不太多见。但值得回味的是,粞这一生如此失败,如果是因为他是一个愚蠢、委琐、庸俗不堪的那种人还是可以理解和令人拍手称快的,问题在于粞不是那种人。作品中的粞是一个高大整洁文雅的青年,他一米八三的个子,“永远穿着剪裁的十分得体的衣服”,“胡子总是刮得很干净,指甲也剪得很好”,同时,他富有同情心,学识也比较丰富,有着高明的裁剪手艺,也不乏机警和幽默。尤其是作品多次强调了粞的聪明,他会幽默风趣地同星子谈天说地,在沈可为召见他时,以极快的速度在外面小买部用黑市价买了盒“三五”,并能在谈话时保持着镇静和谨慎,工作起来也十分出色,等等。但这样一个聪明人却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不能不令人掩卷沉思。
拔开浮于人物表面浅薄迷离的性格表象,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发现,粞一生的遭遇并不是偶然的巧合。他自身所具有的人性弱点导致了他爱情和事业上的双重失败。
我们先来看一下粞的家庭背景。无私善良的宽厚的母亲和自私无赖投机的父亲形成鲜明的对比,知书达理乐观的母亲,给了粞善良文雅的品性,使他对父亲的自私、无赖行经很反感,但他又在心里承认了父亲的那些关于处世和爱情的观点:听来陋俗却自有些道理。母亲的耳濡染和父亲的血脉相承使粞一直处于一种互相矛盾的境地中,彷徨迷惘,找不到自己的人生坐标。这可以看做粞矛盾性格的根源所在,他性格中这两种格格难入而又互相纠缠不清的性格矛盾,支配着他在事业上和爱情上的行为,导致了他一生的悲剧命运。
在事业上,一方面他又一定的才干也有着雄心壮志,认为凭自己的聪明才智,是会有一番作为的。然而另一方面他本性中懦弱、犹豫不决的弱点却总是使他的雄心化为泡影。恢复高考时,他因为自己成分不好而不敢去报考,结果失去了人生宝贵的机遇。工作中他遇到上司的排挤,处处不如意,但他却没有魄力挣脱束缚另辟一方天地,反而以一些庸俗的处世哲学为捷径,以自己的一点小聪明而沾沾自喜。结果他处处碰壁,逆境中是别人的眼中钉,顺时也总时抱着侥幸心理,等待命运的垂青,可又总是在命运的十字路口走错方向。
粞的人性悲剧主要体现在他和星子的爱情悲剧上。一方面对星子一往情深,既便是误会了星子也从没有忌恨,而是默默地承受。甚至多次表示,就算是星子和别人结婚,也愿意在一边看着她生活得很幸福。事实上,他也确实如此做了,可见他内心深处是真心爱星子的。可另一方面,粞的自卑感使他觉得自己配不上星子,他总是不敢肯定星子对自己的感情,甚至有时不敢肯定自己对星子的感情。同时,自尊心又在使他不敢坦诚地将自己的心事说出来,在自尊与自卑的苦闷徘徊中,糊里糊涂地和水香发生了性关系,终于伤了星子的心,造成了二人的悲剧。
与粞比较起来,作品中另一位主人公星子也是一个性格矛盾的人。粞与星子的爱情悲剧,星子的责任也不可推却。星子同样爱着粞,也明白粞对她的真情,可是星子的矜持和自尊使她不愿接受粞的暗示而使等待着粞清楚明白的表白,结果使在“她和粞彼此能听到对方心跳的时候沉默不语”,于是两人只有擦肩而过,在粞误会了星子而和水香发生了性关系之后,星子依然爱粞,但她在心中已无法接纳粞了。星子性格中的矛盾使她在感情上强烈依恋着粞,而在理智上却又强烈地排斥着粞。在这尴尬二难的境地中,亦文向她求爱,她便和亦文发生了性关系,其实亦文之于星子,正如水香之于粞,星子和亦文初夜之时,她得知亦文也同样和另外一个女孩有过性关系,但星子接纳了自己不爱的亦文,却拒绝了所爱的粞。星子的性格其实和粞同样软弱、同样矛盾、同样不敢面对现实。他们既然不敢勇往直前地追求幸福,那么等待他们的就只能是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他们的悲剧归根到底是人性的悲剧,是主人公自己造成的。
粞和星子的悲剧并不像传统的悲剧那样具有石破天惊、撼人心魄的力量,事实上他们都是社会中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往往也是凡俗和平庸的。然而就在这些凡常人物细细碎碎的日常生活当中,在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之中,我们却品味到了确确实实存在着的促人深省的蓄含。这种对人性的哲理性反思被寓于大量的具有原生形态的细节描写当中,而不是由作者特别指出,也是这篇小说的重要特点。同时还是包含方方在内的“新写实”作家创作的主要特点之一。
总之,《桃花灿烂》正是以一种冷静的笔调,细致地、客观地叙述了粞的爱情悲剧和失败的一生。但作品并不是停留在这个层次上,而是通过粞凡俗人生的浮浅的表象,对文章的主题进行开拓和升华——表现了人性的弱点造成的人生悲剧,这种悲剧就发生在平平淡淡的人生之中。
读《桃花灿烂》就像读方方其他作品一样,我们会发现自己不必背负着政治的包袱,小说的政治背景已退居幕后,但我们同样会发现自己并不能轻轻松松地把它当做一种文化消遣,而会咀嚼出其中更深层次的意蓄。也许是捕捉到了作者有意无意流露在作品字里行间的创作之初就有的思想;也就是在阅读当中自己领悟得到的会意。我们在读这篇作品中感到与作者,与主人公是那么的贴近,我们不禁深入到作品当中与主人公一同欢笑,一同悲哀,一同感慨世态的炎凉,一同探讨人生的真谛。继而掩卷沉思,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跨越恒定的时空界限,获得某种普通的人生哲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握到《桃花灿烂》以及方方其他作品中所具有的艺术感染力。而这,也就是方方小说独特的审美价值所在了。